【JD-YJ2】山東競道廠家攜手共創,讓每一刻都閃耀企業光輝!
水位雨量監測系統是防汛減災、水資源管理的重要工具,其選型與應用需結合實際需求、環境特點及數據精度要求綜合考量。
在選型方面,水位監測設備需根據測量范圍與介質特性選擇。河道、水庫等開闊水域宜采用浮子式水位計,其通過浮子隨水位升降帶動編碼器輸出信號,測量精度可達±1厘米,適用于長期連續監測;井筒、管道等狹小空間可選用壓力式水位計,利用液體壓強與水深的線性關系換算數據,安裝便捷但需定期校準。雨量監測部分,翻斗式雨量傳感器是主流選擇,其通過機械翻斗的翻轉次數計量降雨量,單次翻轉對應0.2毫米或0.5毫米降雨,誤差率通常低于±3%,適合大多數氣象與水文場景。若需監測短時強降雨,可配置虹吸式雨量計,其記錄間隔更短,但維護頻率較高。
數據采集與傳輸模塊需匹配監測頻次與通信條件。在公網覆蓋區域,可選用支持4G/5G的RTU設備,實現數據實時上傳;偏遠山區或無信號地帶則需采用北斗短報文或LoRa無線傳輸,確保數據不中斷。供電系統應根據現場條件設計,太陽能供電方案適合日照充足的地區,蓄電池容量需滿足連續15天陰雨天的運行需求;市電接入方便的站點可直接采用交流供電,降低維護成本。
應用層面,系統需根據監測目標設置合理的布設密度。防洪重點區域應加密站點,河道沿線每5-10公里布設一套,水庫庫區按水位變幅分區設置;農業灌溉區可適當放寬間距,重點監測降雨對土壤墑情的影響。數據平臺需具備實時顯示、歷史查詢、預警發布等功能,通過設定水位或雨量閾值,自動觸發短信、APP推送等預警方式,為防汛決策提供及時支撐。系統運行后,需定期檢查傳感器清潔度、通信穩定性及電源狀態,確保數據準確可靠。